安徽公共基础知识

尊龙凯时官方入口-尊龙ag旗舰厅官网安徽事业单位 > 考试题库 > 公共基础知识

安徽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三次科技革命

安徽事业单位招聘网 | 2023-02-27 19:28

收藏

  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们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今天华图事业单位给大家带来的常识相关考点是“三次科技革命”。

  一、第一次科技革命,又称产业革命

  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

  理论基础:牛顿力学原理。

  领先国家:英国。

  产生标志:纺织机的使用。

  起始部门:轻工业。

  发明者:劳动者(工匠)。

  进入时代:蒸汽时代。

  主要发明成果:

  棉纺织技术:

  哈格里夫斯——珍妮机。

  阿科莱特——水力纺纱机。

  蒸汽机:

  瓦特——蒸汽机。

  交通运输:

  富尔顿——汽船。

  史蒂芬孙——蒸汽机车。

  第一次科技革命的过程:

  18世纪从英国发起,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

  ①1765年,英国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名为“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珍妮纺织机的出现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引发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

  ②1785年,英国人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投入使用,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

  ③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

  第一次科技革命带来的影响:

  ①使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制,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

  ②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逐渐消失,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壮大起来。

  ③密切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地位。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

  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地位,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二、第二次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

  理论基础:电磁感应原理。

  领先国家:美国、德国。

  产生标志:电力的广泛使用。

  起始部门:重工业。

  发明者:科学家和工程师。

  进入时代:电气时代。

  主要发明成果:

  电力:

  法拉第——电磁感应。

  西门子——发电机。

  爱迪生——发电站、电灯。

  格拉姆——电动机。

  化学工业:

  诺贝尔——无烟炸弹。

  电讯事业:

  贝尔——电话。

  马可尼——无线电报。

  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过程:

  以电器的广泛应用最为显著: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了发电机;到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内燃机的创新和使用:

  ①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

  ②80年代,德国的卡尔本茨等人成功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内燃汽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电信事业的发展:

  ①19世纪70年代,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

  ②90年代,意大利人马可尼试验无线电报取得了成功。

  第二次科技革命带来的影响:

  ①电开始代替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煤炭的新能源——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相继问世,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②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并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生产。

  ③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大大加强,垄断组织应运而生;帝国主义争夺市场经济和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激烈,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促进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且发展不平衡性加剧。(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

  理论基础:爱因斯坦相对论原理。

  领先国家:美国

  产生标志: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

  起始部门:军事工业。

  发明者:科学家和工程师。

  进入时代:信息时代。

  主要发明成果:

  1.空间技术:

  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苏联——加加林——进入太空。

  1969年——美国——向姆斯特朗——登月。

  2.原子能:

  1945年——美国——试制原子弹

  1952年——美国——成功试制氢弹

  1954年——苏联——第一个原子能电站。

  3.电子计算机:

  1946年——美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过程:

  空间技术的利用和发展:

  ①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空间技术发展的新纪元。

  ②1959年,苏联发射的“月球2号”卫星成为最先把物体送上月球的卫星。

  ③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飞船率先进入太空。

  ④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登月,实现了人类登月的梦想。

  原子能技术的利用和发展:

  ①1945年,美国成功试制原子弹。

  ②1949年,苏联成功试爆原子弹。

  ③1952年,美国又成功试制氢弹。

  ④1953—1964年,英国、法国和中国相继成功试制核武器,原子能的技术首先被应用于军事领域,和平利用原子能工业也有一定发展。

  ⑤1954年6月,苏联建成第一个原子能电站。

  ⑥1957年,苏联第一艘核动力破冰船下。

  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利用和发展:

  ①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电子管计算机为第—代计算机。

  ②1959年,出现晶体管计算机,运算速度每秒在100万次以上。

  ③60年代中期,出现许多电子元件和电子线路集中在很小的面积或体积上的集成电路,每秒运算达千万次,它适应一般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的需要,使用方便。

  ④70年代发展为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1978年的计算机每秒可运算1.5亿次。

  ⑤1983年12月22日,中国第一台每秒运算达1亿次以上的计算机——“银河”在长沙研制成功。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①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与应用为主要标志。

  ②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

  推动了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推动了世界经济结构的多极化。

  刷题巩固

  【例题】三次科技革命对人们产生了重大影响,三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共同社会根源是( )。

  a、科学理念的重大突破

  b、统治者的政策

  c、战争的推动

  d、社会发展的需要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社会需要发展,文明需要进步,而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根本条件之一就是科技的变革,当科技的发展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时候就会有新的理念和技术更高的诉求诞生,从而引发科技革命的产生。故三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共同社会根源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故正确答案为d。

安徽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三次科技革命-尊龙凯时官方入口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尊龙ag旗舰厅官网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尊龙凯时官方入口的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