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考行测备考技巧干货:巧用关键词法选择正确答案
在我们复习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这个科目当中,都会面临大家提出各种各样的质疑。比如,常识判断的题目太杂,复习过程中无从下手;复习了很久,知识也看了不少,但是也没考;别的内容像言语理解、逻辑判断和资料分析,短期学习就可以上手,但常识判断往往“事倍功半”。其实,常识判断的题目当中,和行测当中其他模块一样,同样具备一定的技巧。今天,华图教育就通过一道典型的题目,用关键词法解答常识类题目。
【例题】对下列诗词蕴含的化学原理解释错误的是:
a.蜡烛成灰泪始干——烃类的不完全燃烧
b.爆竹声中一岁除——爆炸产生二氧化硫
c.日照香炉生紫烟——多环芳香烃的升华
d.洪炉照破夜沉沉——燃烧释放二氧化碳
【答案】c【解析】
a项:“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蜡烛在燃烧时会释放二氧化碳和水,蜡烛的主要原料是石蜡,是由几种高级烷烃的混合物制成,蜡烛燃烧属于烃类的不完全燃烧,有新物质生成。
b项:“爆竹声中一岁除”中的爆竹的主要成分为硝酸钾、硫磺和木炭,爆竹爆炸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该选项中的爆炸属于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
“日照香炉生紫烟”意思是庐山的香炉峰,在日光的照耀下,水汽蒸腾,呈现出紫色的烟霞,“紫烟”其实是水雾而不是真正的烟。瀑布飞泻,丽日照耀使水蒸发,水蒸气上升又变为细小的水珠,所以才形成水雾,这是先汽化再液化的物态变化过程,其成分都是水分子,没有体现化学变化。而多环芳香烃是煤、油类、煤气、木头、垃圾或其他有机物在不完全燃烧时形成的一类化学物质。两者之间没有联系。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d项:“烘炉照破夜沉沉”中,炉里的煤炭燃烧会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燃烧属于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
这是根据每个选项对应的原理选出正确答案的。接下来,我们仔细分析题干信息。通过关键词法的做题技巧解答这道题。
首先,本题当中a项与d项共同出现了“燃烧”一词,可以判断出该题目ad选项相互支撑,若对都对,若错均错,且本题仅有一个错误选项,故不能出现在a项与d项之间。然后,b项“爆炸”的反映与“燃烧”原理相同,都是常见的化学变化。最后,只有c项“升华”是典型的物态变化,即物理变化。与之类似的还有,液化、汽化、凝华、凝固、融化等均属于常见的物理变化。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即运用关键词的方法,找出选项当中的关键词,找出他们的共性,通过对比,得知c项与abd项的不同,并将其排除,选出正确选项。本题可以告诉我们,在日后应对此类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巧用根据题干当中的关键词信息,来选出正确答案。